Saturday, December 13, 2008

實驗結果的呈現(presentation)

[2010.08.10] 把觀察結果予以精準地呈現及表達是個很重要,但一向被輕忽的部份。

在科學方法中,實驗是個基礎性的步驟,然而,在科學的訓練裡,實驗後的結果之呈現,在台灣似乎一向不太被重視。教授們在經過碩、博士的訓練後,加上其研究及學習的歷程後,似乎這就比較不成為問題,但對一個大學生而言,由於科學文章閱讀不夠豐富,加上沒有好好落實練習,在精準度及表達上,只有少數的學生能達到要求把觀察結果表達得很好。

原本要刪掉這則,但實在有其重要性,予以改寫及改變標題,當作可以繼續補充的一個議題:如何呈現實驗結果。

以普通植物學的一般內容而言,常遇到的實驗內容多是在形態學解剖學的觀察,因此觀察技巧需要被提及。下列以玉米的吸片為例。

1. 材料:例如觀察玉米的吸片時,應先瞭解"吸片"與"玉米"的關係(位置、形狀、大小、數量、功用.....等等)。
2. 工具:觀察之前,確定可利用哪些工具來幫忙達到目的(觀察玉米的吸片)。可能需要新鮮的材料或是必需有製好的玻片;放大鏡或顯微鏡;材料是否需要特殊的處理(浸潤、染色...)才能觀察?
3. 觀察標的:實地觀察時,確定能觀察到"吸片",這時如何確認已找到標的物?
4. 記錄:找到標的物後,應詃予以充份的觀察及記錄,尤其是其特徵及特性。

有了記錄,畢竟那是一份個人的"筆記",科學有個重要的部份,將"我觀察所得的知識",藉由與其他人的溝通與交流,而達到將知識傳播/分享。
當然這是個學習的過程,但這也應是訓練的一部份。


觀察的例子後續再增補。

No comments: